揭秘4:网络视频的图像不及模拟的清晰。
事实: 高质量的网络摄像机也有可以和模拟摄像机相媲美的影像传感器(CCD)和镜头。而且,把模拟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集成起来就可以把模拟摄像机采集到的影像信息直接传输到网络上。高质量的网络摄像机是作专业使用的,一定要把它与功能简单的低端Web摄像机区分开来。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摄像机和IP监控技术可以达到百万像素的解析度,而模拟摄像机由于其技术的局限性,最多只可以达到4万像素的解析度。
揭秘#5:网络摄像机比起模拟摄像机要贵的多了,IP监控太昂贵了。
事实: 单就价格来说,网络摄像机是比模拟摄像机要贵。但您也应该看到它的功能是模拟摄像机不可比拟的,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影像压缩传输以及智能控制功能。与基于DVR架构的监控系统的所有费用比较起来,IP监控比它还要便宜些。对于模拟系统来说,并不是你购买了一个DVR就万事大吉了,你还要购买许多相关的设备如大量的模拟视频电缆。而且,如果你要实现PTZ控制的话,也需要另外铺设许多的视频电缆,而PTZ功能在IP监控中的实现仍然是通过网络线的,并不需要额外的电缆。
2002年,曾做过一个300个网络摄像机的项目。这是一个对安全性和高帧率记录要求极高的项目。这个项目下来的费用是80万美元,平均每一路2,700美元。而要实现同样的功能,采用DVR监控系统则需180万美元,平均每路6,000美元---比IP监控的费用要贵两倍还多。
揭秘#6:我现在安装的是模拟监控系统,似乎我用不上IP监控,我只需要购买一个DVR就可以了。
事实: 也许DVR提供商想让人们相信这一点,但事实上,视频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已经弥合了模拟监控与数字监控之间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只需把模拟摄像机接到视频服务器上,就可以把模拟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压缩后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了。也就是说,视频服务器让模拟摄像机具备了网络摄像机的功能。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原来已经拥有模拟监控系统的用户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搭建自己的IP监控系统,或者是网络摄像机与视频服务器组成的混合式IP监控系统。总之,您现有的模拟监控系统绝不会阻止您迈向IP监控的步伐。
揭秘#7:如果所有的视频信息都通过网络来传输,那岂不是会导致网络的拥堵甚至是网络的崩溃,所以说它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
事实: 如果只是少数几个监控点的话,那么现有的快速以太网(100Mbit)就可以满足传输的带宽需求。用户可以根据压缩比及帧率来自行调整带宽。如果是多个监控点的话,我们建议您最好铺设一个专门的网络线。这与铁路轨道交通是颇为相似的---一旦现有的轨道线变得拥堵,就不得不新建一些轨道线来缓解一下线路的紧张情况。而且,对于大型的企业级应用来说,本地网络通常是千兆级的局域网,利用交换机和路由器,可以把网络划分成不同的网段。
而且,网络摄像机的智能化功能已经可以根据事件触发、动态检测和预置时间等条件来选择以何种帧率来发送视频。而需要传输的视频信息不会太多,几乎只有10%的时间需要传输信息,90%的时间都没有任何视频信息在网络上传输。
揭秘#8:在网络上传输视频似乎不够安全。
事实: 虽然网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使信息足够的公开化,然而,只要采用了正确的安全手段,如防火墙、VPN或是口令保护技术,它也可以用来传输一些高度敏感的信息。事实上,很多银行和一些金融机构都是用网络来处理一些全球金融事物的。毫无疑问,对于安全监视和远程监控领域而言,它也一定是一种可靠的媒介。和数字监控比起来,模拟监控的保密性就差的多了,它几乎没有任何的保密性。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模拟系统下的这些所谓的安全信息,甚至还能篡改这些信息,造成巨大的损失。而IP监控就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揭秘#9:如果发生网络拥堵甚至突然的断掉,IP监控就瞬间崩溃了,所以说它很不可靠。
事实: IP网络架构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之初,能够提供冗余备份功能就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发展到今天,各种存储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可选的路由器都一直提供这种同期备份功能。存储服务器的功能就是为了确保离线后方便的调用资料,应用备份电源、热交换RAID磁盘、容错存储以及双网卡可以帮助实现冗余备份功能。虽然一个小型网络结构可能不会需要所有这些复杂的安全措施,选择一个高质量的IT组件无论如何也是比传统的CCTV解决方案中的VCR或是DVR要可靠得多,而且在出问题的时候紧急处理也要比DVR解决方案省时得多。
揭秘#10:IP监控是不错,但它好像距离我们还有一段时间的距离,最起码得5年。
事实: 认为现在还不到应用IP监控的时代似乎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让我们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一下。自1996年推出第一款网络摄像机以来,已经成功地售出和安装了20万台网络摄像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迅速攀升,充分说明人们对IP监控的兴趣也是在与日俱增。因为人们逐渐发现,无论是从性价比还是可靠性或者其它任何方面来看,IP监控都已被证明是既适用于当下也着眼于未来的成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