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3年,硬盘技术发展了57个年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硬盘技术的发展,感叹人类的伟大!
让我们回到1956年,第一块硬盘的容量只有5MB
1956年,IBM 305 RAMAC开创硬盘历史新页。就从此时开始,人们不断研发技术,为大型计算机扩充外接储存装置容量,及缩小硬盘尺寸。80年代后半段,个人及商用计算机开始搭载小型硬盘。而后,业者仍持续针对执行基本运算的中央处理器,所用外接储存装置来研发硬盘。
上述IBM 305 RAMAC硬盘,为1960年加州冬季奥运会采用。当时IBM 305 RAMAC内建的磁录装置已有许多改良,如增加1个双臂磁头臂,且容量加倍。在60年代初期,人们仍在使用这个巨大、直立的长型机器。
60年代后半段,具可拆式磁盘媒体的硬盘问市。图4中的磁盘组包含4 至 6片直径14寸的磁盘,固定在马达转轴上。拆卸下来的磁盘被存放于专用的半透明塑料盒容器,像是展示蛋糕用的透明玻璃容器。以此方式拆卸磁盘,让用户得以扩充其储存容量,此为1项重大的技术发展。然而,这种互换性可能引起许多问题,有的产品系列甚至提供训练课程,教育用户在更换媒体发生问题时,如何透过示波器来调整每1个读/写头。
此时的硬盘容量约200~400MB。储存容量随着每一代磁盘组的发展而递增。随着磁录密度改良,所堆栈的磁盘数量亦增加。据说,12片磁盘相迭的重量相当惊人。
我们用伺服电动机(servo technology)技术来进行读/写头定位,且仅在相迭磁盘的特定表面上记录伺服信息。伺服信息不会在磁盘表面写入用户数据,而是不断被读取来定位读/写头。读/写头位置一旦确定,即开始进行数据读写,并可同时决定磁柱上其它读/写头的位置。这项技术称为专属伺服方法(dedicated servo method)。当然,现代的硬盘已不再采用这种缺乏效率的作法。(本文作者Yasushi Tanaka/希捷科技应用工程师)
2013年11月,日立HGST生产出目前全球最大容量的硬盘,6TB ULTRASTAR HE6氦气密封式硬盘
当前市场上容量最大的硬盘;6TB容量,七碟设计,可提供最佳TCO
最低功耗,最佳每TB耗费的功率
– 每个硬盘的闲置功率降低23%
– 每TB的功率下降49%
在标准3.5英寸硬盘规格下提供最佳存储密度
– 容量增加50%
比标准的3.5英寸五碟硬盘的重量还要轻
– 即便增加了两个磁盘,但重量仍然降低了50克,同时容量增加了50%
– 每TB的重量降低了38%
突破新的局限:Ultrastar He硬盘帮助数据中心实现液体冷却处理
6TB硬盘的容量是第一块硬盘容量的120万倍大,时间才过去57年,由衷的感叹人类的伟大,此时想起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电脑的更新换代也在飞速的发展,而硬盘技术的更新换代也是...
小小的硬盘芯片,拥有的功能繁多,对硬盘的正常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不管哪种备份软件,不管哪种平台,哪个应用的备份,它们无非都包括如下几种类型的备份:...
所谓的存储系统整合方案,就是将所有的组件一个个拆分开,该换的就换,该留的就留,最后...
WD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硬盘官方售后维修保修信息 申明:以下信息是从各品牌售后官...
提供硬盘打不开,分区文件丢失,不显示盘符数据恢复服务。 一、硬盘硬件故障数据恢复:...
二,我连接的距离比较地远,超过20、50、100米,甚至几公里,我们是基于光纤的连接。 我...